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关于小三的心理学 >

关于小三的心理学

提供服务:

【婚姻、情感咨询/挽回】:500元起/1小时

【婚姻调解/分离小三】:700元起/1小时

【离婚咨询/法律咨询】:500元起/1小时

联系:18459194467(刘老师,微信同号)

详细的服务说明、地址、费用请点击【这里】了解。

心理分析:为什么有人会甘愿当小三?

2025-08-29 关于小三的心理学

近年来,有这样一种现象,这样一群“小三”:她们跟已婚男人保持着男女关系,甚至不需要男人任何的物质支持,也不想破坏男人的婚姻,甚至她们愿意同时跟很多个已婚男人保持亲密关系,乐在其中。她们明知道这样会对别人的婚姻家庭造成伤害,为何还是要插足别人的婚姻呢?

【案例】

艾玛是一位优秀的都市白领,未婚,独立,拿着高薪水的工资,在事业上是风风火火的能干人,在感情的世界里却风雨飘摇。她有一个相处了近8年的情人。从24岁大学毕业就跟他在一起了,这么多年来一直默默守候,可谓“执迷不悔”,他很明确地表示过不会跟她有未来,因为他有爱他的妻子有可爱的孩子,他不会舍家弃业去跟她过。而她表示深深理解和认同,在很多节假日她都会提醒他回家陪老婆孩子,还会给孩子费心去选礼物。而每一次面对他离去的背影,自己却默默承受着巨大的痛苦与悲伤。陷在痛苦的黑洞里无法自拔,心碎了满地。

从现实层面看,小三的确给男人的家庭带来了动荡,成为家庭的破坏性元素,社会有足够充分的理由去审视她、鄙视她。可是,如果你有机会进入“小三”的内心世界,就会看到,这样的关系背后,有着一个挣扎的灵魂。她们在这样不被祝福的关系中,承受着更多类型的痛苦。

小三心理一:内心普遍缺少对爱的安全感,源自于从小缺失父母的关注和重视

  当遇到一个成熟体贴又能够呵护关爱她的男性,即使这个男人已经有婚在身,也愿意和这样的男人在一起,寄望于将来有一天对方能够离婚,终成正果。但是大多数这样的女性很难心想事成。因为缺少安全感,这样的女性缺少爱的能力,对男人会很抱怨和挑剔,并且大多数会忍受不了“小三”的地下身份而逼迫男人离婚,或以怀孕等方式胁迫男人,但男人选择的结果大多数是原来的婚姻。这样的“小三”很多下场和结果很惨,感到被人欺骗或背叛,极端的会选择自残或自杀。所以做“小三”还是很有危险的。

小三心理二:不以结婚为最终目的,大多数具有隐蔽的恋父情结

  她们这一群体对已婚成熟男性有一种特别的好感,而且毫不顾忌对方已婚的事实,不顾一切现实障碍疯狂追求对方。比如在现实中有些女孩会爱上比自己年龄大很多的已婚男人,即使自己身败名裂也在所不惜。即使在对方不能够给予任何婚姻承诺的前提下,依然愿意保持情人关系,心甘情愿以“小三”的身份与对方相处。这是因为她们有恋父情结。比如父母的离异,可能会使女孩儿突然失去与父爱的联结,在她今后的人生中,重新找回父爱,成为她生命的重要动力。这样的女孩儿成年后,就可能在无意识推动下,徘徊在成功男人身边,寻找来自他们的宠爱。

小三心理三:出于病态的情感需要的满足

  有些被称为“天生小三”的女性,各方面条件都优秀,经济和精神上也不依赖男人,但是在亲密关系中有一种病态的需求,那就是“小三综合征”。由于对异性关系的极度恐惧和曲解,使得这类女性无法通过正常的婚姻和情感关系得到满足,而只能通过与别的女性争夺丈夫来获得病态的情感满足,这类女性大多数颇有魅力,在生活中也不缺少追求者,但是却无法实现真正亲密关系的建立和维持。

  小三的心理世界很复杂,她们的选择其实某种意义上也是反抗男权的一种行为,她们试图去“借用”男人,“享受”男人,却也始终没有走出“依附”男人的命运。

  小三现象是一个社会话题,其实女人比男人更懂小三的心理,当你的身边出现小三时,不妨记得“女人何苦为难女人”。因为当“小三”被社会道德鞭苔的同时,她自身也承受着巨大的痛苦,当不理解是什么推动她建立起这样一种依附关系时,摆脱也并不容易,“我们之间是相爱的”这一想法,成了她们最好用的防御痛苦体验的方式;抛开社会道德层面的压力,实际上这种婚外情的关系,始终与真实的爱恋关系,保持着很大的距离。

从更广泛的社会文化视角来看,“小三”现象也反映了当代社会情感关系的复杂性和多元性。随着社会变迁和价值观的演变,传统的婚姻观念受到挑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在非传统的关系模式中寻求情感满足。然而,这种寻求往往伴随着内心的冲突和社会压力。对于“小三”而言,她们可能不仅在情感上依赖这段关系,还在心理上将其作为一种自我价值的证明或对传统婚姻制度的反抗。但这种反抗往往陷入新的困境,无法真正摆脱对男性的依附。因此,理解“小三”现象不仅需要关注个体心理,还需考虑社会文化背景的影响,从而更全面地把握这一复杂社会问题的本质。同时,这也提醒我们,在评价和对待“小三”时,应保持一定的同理心,认识到她们同样是社会结构和文化氛围下的产物,而非简单的道德标签所能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