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私家侦探调查取证 >

私家侦探调查取证

提供服务:

【婚姻、情感咨询/挽回】:500元起/1小时

【婚姻调解/分离小三】:700元起/1小时

【离婚咨询/法律咨询】:500元起/1小时

联系:18459194467(刘老师,微信同号)

详细的服务说明、地址、费用请点击【这里】了解。

私家侦探大揭底:收费万元主业查“二奶”

2025-09-01 私家侦探调查取证

私人侦探在国外已司空见惯,在我国却一直走在法律的边缘。目前从事私人侦探的机构,其营业执照上绝对看不到“私人侦探”字样,只是打着“信息咨询”或“民间调查”的旗号。这些不能见光的私家侦探,葫芦里究竟卖的什么药?春节期间,记者以一个“不幸女子”的身份,暗访了一家打着信息调查旗号的“私家侦探所”。

  “红包”里面藏名片

  2月14日,记者在海信广场门前,收到了一个恭喜发财的“红包”,只见背面写着“请回家拆阅”的字样,颇有几分神秘。记者打开后发现,里面是一张普通的名片,印着“青岛市某信息调查公司”的字样,并注明主要业务是做“私家侦探”。

  记者按照名片上提供的电话号码,以一位“不幸女子”的身份,拨通了该公司一位自称为江先生的手机,“诉苦”说丈夫经常晚上回家很晚,怀疑丈夫有外遇,能否侦查丈夫的真实行踪。这位江先生说,他公司所接的“案子”60%都是针对家庭婚外恋和包“二奶”此类的难题,并且还表示,他们有一套非常严格的纪律,保证“为客户保密”。

  最高收费近万元

  说到收费,该“侦探”说,主要根据业务难度的大小,并没有明确标准,一般不低于800元钱。他说上个月他们所做的两起“跟踪业务”,费用和难度都挺大,每个“案子”都跟踪了半个月,每家收取的费用是9000元,最后终于查清了两位男士是在外租房包“二奶”。

  记者问自己要求的“案子”收费如何,该侦探表示,这样的“案子”算是简单的,但仍要根据每天的时间和花费来定,如果要去咖啡厅、酒吧和夜总会,门票以及消费的酒水都要“客户”付费。一小时100元左右,超过2小时,就需要400元。“你可以选择一天收取400元的费用,这比较合算。”当记者问如果跟踪没有查出丈夫有外遇,是否还要收费,他说费用照付。记者又问需要提供什么资料,对方想了解一下“当事人”的单位、平时活动的范围等一些具体的情况,另外,还要准备一张“当事人”的近照和联系电话。

  记者又问他们都用什么方式“侦探”,对方说主要是暗中盯梢,了解他的行踪和他接触的人。

  主业竟是查“二奶”

  据了解,没有正式名分的“私人侦探”吃的是隐私这碗饭,其中最大的业务就是帮助已婚妇女侦查“第三者”。在私人侦探机构中,一般都会配备偷拍机、微型照相机等设备,用于跟踪、盯梢、偷拍、偷录。有的私人侦探还可以帮人离婚。他们会派人去勾引不愿离婚的一方,如果能够成功地拿到证据,提出离婚的一方就可以达到目的了。

  市工商局企业注册处一位负责人介绍,记者接触的青岛市某信息调查公司没有工商注册。山东金石阁律师事务所的徐红卫律师认为,私人侦探所搞的一般的跟踪调查如果没有明显的违法行为(比如撬门入室偷取资料,偷拍偷录等),很难定罪,但该信息调查公司没有注册就从事业务活动,当属非法经营。

  同时,徐律师还说,客观地讲,私家侦探的出现也反映了一种社会需求。一方面,婚外情这种事派出所管不了,没有证据法院立不了案,律师也不愿调查,再说,谁也不愿把个人隐私闹得沸沸扬扬,于是,“私人侦探”便成了一些人的希望;另一方面,夫妻一方雇“私人侦探”跟踪另一方,会对夫妻关系造成重大伤害,而不利于矛盾的化解。对于“私人侦探”这一特殊行当,应该在制定有关法规时加以约束,这样才有利于其健康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私人侦探行业的服务范围也在不断扩展。除了传统的婚姻调查,如今越来越多的调查公司开始涉足商业领域,如企业背景调查、知识产权保护、打假维权等。这些业务不仅技术要求更高,收益也更为可观。然而,由于缺乏明确的法律定位和行业规范,私人侦探在开展业务时常常面临法律风险。例如,使用窃听、跟踪设备可能触犯法律,而通过非法手段获取的证据在法庭上也可能不被采纳。因此,私人侦探在实际操作中必须格外谨慎,确保自己的行为不越界。

  公众对私人侦探的看法也存在较大分歧。一部分人认为,私人侦探在维护个人权益和社会正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尤其是在公力救济不足的情况下,私人侦探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补充手段。另一部分人则担心,私人侦探的活动可能侵犯公民的隐私权,甚至被用于非法目的。这种分歧反映了社会对隐私保护和信息获取之间平衡的不同理解。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科技的进步,私人侦探的调查手段也在不断更新。高清偷拍设备、GPS定位器、无人机等现代科技手段被广泛应用于调查工作中,大大提高了取证的效率和隐蔽性。然而,这也带来了新的法律和伦理问题。例如,使用无人机进行空中监视可能侵犯他人的隐私权,而通过网络手段获取个人信息则可能触犯相关法律法规。因此,私人侦探行业需要在技术创新和法律合规之间找到平衡点。

  总体来看,私人侦探行业在我国仍处于灰色地带,其未来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法律法规的完善和行业自律的加强。只有通过明确的法律规范和有效的监管,私人侦探行业才能走向规范化、专业化,真正为社会提供有益的服务。同时,公众在选择私人侦探时也应保持谨慎,尽量选择有信誉、有经验的机构,并在委托前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以避免不必要的纠纷和法律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