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分离劝退小三机构 >

分离劝退小三机构

提供服务:

【婚姻、情感咨询/挽回】:500元起/1小时

【婚姻调解/分离小三】:700元起/1小时

【离婚咨询/法律咨询】:500元起/1小时

联系:18459194467(刘老师,微信同号)

详细的服务说明、地址、费用请点击【这里】了解。

小三劝退师面面观

2025-08-27 分离劝退小三机构

中国人有句关于职业的俗话:“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这三百六十行,是极言人们从事的职业之多,其实远远不止。

现在随着社会发展和经济繁荣,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理念飞速变化,尤其是互联网的诞生,消除了人们在空间上的隔阂,催生出更多的行业。

这些新行当许多是前一代人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甚至是做梦也想不到的奇葩行业,例如今天咱们要说的:“小三劝退师”!

这几年专门对付婚外情的一些中国婚姻医院和"小三"劝退公司欣欣向荣,生意火爆。

这种新兴产业主要帮助那些丈夫有婚外情,即俗称"小三"的妻子们讨回公道和老公。

这种公司也被称作小三劝退公司,其工作人员被叫做小三劝退师

中国离婚率高催生赶走“小三”生意

中国离婚率为千分之2.8,高过欧洲。

记者采访了一家小三劝退公司的老板于峰 ,他大约四十出头,穿着打扮并不像中国家庭观的最好代表,办公室布置得像家庭客厅一样,充当帮助已婚妇女驱除“小三”的角色已经多年。

现在很多已婚妇女到他公司寻求帮助,收费在10万元到50万元之间,每一次服务大约需要7-8个月的时间。他的做法是通过与不忠的丈夫和情人都成为朋友的办法,来鼓励双方找出对方的缺点和问题。

大多数客户都是大约30多岁和40多岁。他表示自己的成功率高达90%。

记者在采访中遇到的于峰和其他人,对“小三”现象和其他婚姻问题都有自己独到的分析。

从媒体上看和自身对周边观察, “小三”现象越来越普遍,很多有钱的男性都有二奶。中国媒体有时候表示,婚外情还推动了房地产的价格。有些城市的小区是出了名的情妇们聚集居住的地方,她们的情人付钱让她们居住在那里,并为她们提供生活费。

更多的年轻人与更多伴侣发生关系

中国在封建社会时男尊女卑,有钱有权男子妻妾成群,当时社会以及妻子对丈夫嫖妓持容忍态度,社会对已婚妇女的节操有严格要求。

1949年之后,中国法律严禁纳妾,婚外情被视为资产阶级的恶行。即使到了1980年代,很少有人在婚外发生性关系。

但是,在过去的30年,中国人对性的道德观有所放松,更多的年轻人与更多伴侣发生关系,而且年纪也越来越轻。有些人在结婚之后也仍然有出轨的做法。北京大学调查人员2015年对8万人进行了问卷调查,发现大约有20%的已婚者出轨。

虽然中国的婚姻法提倡男女平等,但随着改革开放中国富裕起来之后,那些有钱有势的中国男人又开始蠢蠢欲动。纳不了妾,就包养情妇。

在反腐运动中出事的那些中国高官,据说有95%的男人包养一到多个情妇。

大老虎周永康就有多名情妇,而传闻称原铁道部部长刘志军则有18名情妇。

三年前,中国的有一家媒体还公布了一个所谓的"通奸地图",揭示了花花公子们集中的地区。

性已经成为新唯物主义的一部分,国人对性的道德观念相对以往已有了很大的改变。越来越高的离婚率也让很多人开始对刻下家庭道德观念低下的现象开始反省。

从很多方面讲,婚外情是经济和科技发展带来的可预测的结果。教育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意味着他们有更多的自由。以前很多夫妇之前在婚后没有什么与异性接触的社交场合,现在城市里遍地皆是咖啡馆、舞厅、KTV…更不必谈那些个更暧昧的场所。

即使他们居住在一起,外面的诱惑更大,这其中很大程度是社交媒体的影响。

调查显示,婚外情是“婚姻的第一大杀手。”就在去年有380万对夫妇离婚,是10年前的两倍。如今中国的年离婚率是千分之2.8。虽然比美国的千分之3.2要低,但是要比欧洲离婚率高。

上海维情婚姻医院

当家庭遇到第三者插足,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很多妇女会来到婚姻医院,使用“小三劝退师”这种服务,不惜花大把金钱赶走第三者。

X夫人是一位中年女性,她一袭黑蕾丝边着装,脸上戴着大大的墨镜走进灯光暗淡的办公室。

她希望匿名,但她不介意讲述自己来上海维情婚姻医院寻求帮助的经历。

据悉,上海维情婚姻医院小有名气,因为他们劝退"小三"相当有一套。

X女士声音微颤,她对记者娓娓道来:"我以前觉得是婚姻,现在看来才是真正的生活"。然而在说这番话时,她的眼始终是低垂着的。

X女士指的是在维情医院接受婚姻咨询的经过,她还在这里学习如何做一个更好的、称职的妻子。

舒心维情集团婚姻医院号称共接待了100多万顾客

舒心维情集团婚姻医院的首席咨询师李明为许多像X女士这样的顾客做婚姻咨询,其中包括如何防止丈夫产生外遇等。

但实际上,对许多来"医院"咨询的顾客来说已经太晚了,他们的丈夫早就有了"小三"。

比如X女士,当她发现丈夫有外遇时当面质问了他。接下来两人开始大吵。X女士像大多数陷入这种境遇的女士一样,质问她的丈夫:"为什么这样对待我?我跟了你这么多年…"。

33种劝退小三的办法

一开始,X女士的丈夫还觉得负疚,但吵了无数次架之后丈夫就懒得理她了,这也是她不得不寻求帮助的原因。

X女士希望维情能够把老公的情人"赶走"。维情试图让她老公的情人明白,自己完全能够找到一个比X女士老公好得多的人。

X女士在舒心维情集团婚姻医院花了数万元钱,但她觉得这钱花得值,因为她不想跟老公离婚。

"我们一起经历了很多",X女士说。"我不想就此放弃。我从来没有想过分居。我马上奔50的人了,不好找了"。

李明和舒心所开的婚姻医院已经有17年了,共接待了100多万顾客。

"我们有33种劝退小三的办法",舒心解释说。

舒心表示,婚姻会碰到各种问题,其中之一就是婚外情。一旦发生这种事,非常严重,对家庭和社会的稳定都不是好事。

治"小三"高招

维情医院的婚姻咨询师

舒心介绍了该机构四种对付"小三"的主要技巧:其中包括说服"小三"与别人相爱;请求移情别恋老公的上司帮忙,例如把老公调往不同的城市;请父母和朋友干预;找到出轨老公最不好的缺点以及一些可怕的遗传病吓唬其情人。

而另外的29种办法舒心表示是商业秘密,不能告诉媒体。

但实际上如果上网搜一搜,就不难找到各种对付"小三"的手段,包括使用威胁、利诱、贿赂种种手段。

维情医院表示他们不会利用任何非法的手段。

另一位小三劝退师说得更直白一些,这位叫戴鹏骏的男士自己开了一家私人侦探机构,专门秘密跟踪那些出轨的男人。他们的顾客要求他们赶走老公的"小三"。

据该名劝退师介绍,赶走"小三"最有效的一招是先接近这些"小三",然后派"帅哥"出马,设法搞到两人在一起的艳照或是视频。

把这些证据搞到手后再传到客户的手中,客户再把它给自己的丈夫看,显示"小三"的不忠。希望用这一招让老公远离"小三",回到家中温暖的怀抱。

"美男计"

戴鹏骏还有一个秘密武器,一名也姓戴的"帅哥引诱男"。

据"帅哥"解释,他就像是一个诱饵,用各种手段来讨女人欢心。他的背后有专家团队做支持和接应。

通常来讲,90%的人都能用钱搞定。一旦"小三"上了钩,侦探公司得到了满意的照片,使命就算完成了。

"帅哥"对自己的工作很认真,他认为这一切都是为那些妻子讨回公道的必要手段,"小三"才是有错的一方。

私人侦探专门秘密跟踪出轨男人

维情称他们在过去17年一共进行了10多万次这样的"美人计"活动。

记者觉得他们的办法也许能奏效,但是不是已深涉法律的灰色地带,正在用一种“违法”,对付“小三”道德上的违法。

离婚法

该公司不久将会在上海股票市场上市。作家兼评论人士张丽佳认为这种现象可能与中国的离婚法有关。

自从2011年开始,中国规定离婚男士如果可以证明在结婚前就属于他的合法财产,那么在离婚时妻子是无法分享的。在农村地区法院还通常会把小孩的抚养权判给男方家庭。

张丽佳还说,中国的离婚法是让男人笑女人哭,在城市以外的地区离婚更是令女人感到没脸见人。

在X女士看来,赶走老公的"小三"似乎是她的唯一选择,花多少钱都值得。

记者问X女士,她还爱自己的老公吗?即使赶走了一个"小三",还有新的"小三"来代替该怎么办?

"我当然爱他了。他的许多方面都让我爱。现在我知道了我们婚姻的问题。我知道该怎样去经营婚姻。"

记者对她的未来深表忧虑,觉得要叫一名负心郎幡然省悟,实在很不可能的事。

但你很难去挑战X女士的乐观想法,为X女士做婚姻咨询的李明咨询师也表示他们会继续为X女士辅导到底。

他说:"情妇就像是肿瘤,首先要切掉肿瘤。之后夫妇的关系就会更健康。这就跟学开车一样。拿驾照很难。但任何18岁的人都能够结婚。我们会引导他们去走正确的路线,一条安全的道路。"

李明的婚姻咨询也许会对遇到挑战的女性有所帮助,他的生意的兴隆,是不是意味着我们的社会在哪里出现了问题?你说呐?

事实上,“小三劝退师”这一职业的兴起,不仅反映了当下婚姻关系中的信任危机,也折射出社会转型期伦理观念的复杂变迁。随着物质条件的改善和个体意识的觉醒,人们对婚姻的期待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搭伙过日子,而是更强调情感满足和精神共鸣。一旦婚姻内部无法提供这些,外部诱惑便容易趁虚而入。然而,解决婚姻问题,仅靠“劝退”第三方显然远远不够。更重要的是夫妻双方是否愿意真诚沟通、反思自身、重建信任。很多案例中,丈夫出轨只是婚姻问题的表象,深层原因可能包括长期情感忽视、价值观差异或家庭权力结构失衡。因此,劝退师的工作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表象矛盾,却未必能触及婚姻的核心问题。此外,这一行业的操作手法屡屡游走于法律与道德的边缘,例如派出“情感诱饵”获取证据等行为,虽出于“维系家庭”的目的,但其手段是否正当,仍值得社会深入讨论和反思。说到底,婚姻是一种需要持续经营的关系。它的健康与否,不在于有没有外人介入,而在于两个人是否还能彼此尊重、共同成长。外在的职业化干预可以是一时的助力,但终非长久之计。社会的关注点,或许也应从如何“劝退小三”逐渐转向如何“建设更好、更平等的婚姻文化”。